1、激發下屬的成功欲望
作為管理者要想有較好的執行氣氛,那一定是團隊成員有良好的成功欲。但并不是所有職業人士都有成功欲,那么作為管理者就要先激發他們的欲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它需要付出很多,在激發的過程中讓下屬 “看到”自己的未來美好的一面與落魄的一面,并以身邊的看著見的實例來說明,這樣才會更有效。
2、鼓勵下屬在試錯中總結
無論在岸邊學習了多少理論,如果沒有下水去試泳,他也注定不會游泳。要學會游泳一定要去試,在試的過程中肯定會“嗆水”,在嗆水的過程作為管理者是否進行了必要的鼓勵與應對的修補措施是非常重要。讓員工自己結合上司的要求進行工作思路的修正,以按自己的能力、思維去處理事情,錯了及時改正就可以。不要怕錯, 就是怕員工不去做,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
3、強調時間與責任
在提升下屬執行時,都會讓他們大膽的去試錯,只是其出發點是正向的即可。錯了也不會要他們承擔責任,而是由領導來承擔與挽救。不過會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下屬不能給領導“挖坑”,一旦發現立即請離團隊,沒有下次。如何判斷是否“挖坑”呢,最主要的判斷方式就是出了問題他是否第一時間如實的、主動地向筆者進行了匯報,而是等到其他部門相關人員投訴來了,領導處于被動的不知情。
在領導的理念中,下屬錯了不要緊,只要你第一時間告知,就可以把握事態發展的主動權,也有時間找補救措實。
在培養下屬的執行力時,按照:激發成功欲→鼓勵試錯→第一時間了解錯因而把握主動權,對于一般的下屬而言是能接受,也能培養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