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企業管理層人員面臨的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時代,管理者必須停止做經理,他們必須通過一些技巧與方法使整體的威力大于個體簡單相加之和。所以經理人不再只是領導,他們需要開始做員工的教練與導師。他們需要懂得激勵,讓團隊更好的達成目標;他們需要懂得如何輔導,讓員工更快更好的達成目標,并在過程中成長。
2018年11月17日,由常老師主講的《員工激勵與部屬培育》課程于閩茶文化館圓滿結束。
經常有管理者抱怨:現在的員工太難管了,特別是90后、00后,軟硬不吃,給錢收服不了他們的心,其實就是員工激勵做的不到位。
常老師在課程中告訴大家,許多企業在員工激勵實踐中,都會設計一些榮譽性激勵的制度,以期達到與貨幣化激勵結合起來發揮對員工的激勵效果。
榮譽激勵是一種終極的激勵手段,它主要是把工作成績與晉級、提升、選模范、評先進聯系起來,以一定的形式或名義標定下來,主要的方法是表揚、獎勵、經驗介紹等。榮譽可以成為不斷鞭策榮譽獲得者保持和發揚成績的力量,還可以對其他人產生感召力,激發比、學、趕、超的動力,從而產生較好的激勵效果。
然而在榮譽性激勵的實施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們常常發現,榮譽性激勵越來越難以產生預期中的效果,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員工對榮譽性激勵似乎完全不在意。
榮譽性激勵需要用儀式感來強化其在組織內部的價值認同。儀式感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呈現:一方面,儀式感可以通過一些可見的細節、載體來具象化;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具有象征意義的過程或儀式來強化其價值感。
而在企業管理中,部屬培育是非常重要及關鍵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常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種常用的情境領導技術,如下圖。
課程結束,通過常老師的現場互動以及案例分析,大家都深感收獲頗豐,在以后的工作日子里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理解,能夠把所學到的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期待下一次的學習時光。